2024年3月12日,国家卫健委在其官网正式发布新标准GB 4806.15-20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黏合剂》,并于2025年2月8日正式生效。
黏合剂在食品接触材料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连接各种食品包装材料和食材的关键媒介,它不仅确保了食品包装的完整性和密封性,防止食品受到外界污染和变质,同时也提高了食品的美观度和市场吸引力。
该标准进一步完善了新国标的管控架构,加严了食品接触用材质的管控限制,对于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复合材料及压敏胶等的相关应用,请相关企业及时做好排查送检!
GB 4806.15-2024食品接触用黏合剂主要管控要求如下:
定义及分类
定义: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通过物理或化学方式产生胶接作用的,直接或间接与食品接触的材料。
分类:根据是否与食品直接接触,分为直接接触食品用黏合剂和间接接触食品用黏合剂。
黏合剂的主要要求
原料要求:直接或间接接触食品用黏合剂基础原料和添加剂须符合对应附录及相关公告的要求。
感官要求:直接接触食品用黏合剂层的感官要求应符合如下规定:
感官:色泽正常,无异臭、不洁物等
浸泡液:试验所得浸泡液无着色、浑浊、沉淀、异臭等感官性能的劣变
理化指标:
技术要求 |
指标 |
检测方法 |
总迁移量a |
10mg/dm2或60mg/kg(婴幼儿专用) |
GB 31604.8-2021 |
高锰酸钾消耗量a |
10mg/kg |
GB 31604.2-2016 |
重金属(以Pb计)a |
1mg/kg |
GB 31604.9-2016 |
芳香族伯胺迁移总量b |
不得检出 (检出限=0.01mg/kg) |
GB 31604.52-2021 |
a 仅适用于直接接触食品用黏合剂层。 b 仅适用于含有芳香族聚氨酯等可能产生芳香族伯胺的黏合剂。测试应在黏合剂固化反应后,需用终产品开展芳香族伯胺的迁移测试 |
此外,标准针对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黏合剂的生产及包装设计过程、基础原料、添加剂、标签标识等方面也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杭美检测(HQTS-QAI)拥有众多先进仪器设备和科学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可高效的为企业提供国内外食品接触材料测试服务,测试数据准确可靠,检测报告具有国际公信力,可以为企业提供新标准中全部项目指标测试与解读服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