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受今冬首场寒潮影响,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将陆续降至本次过程最低点,并创下今年下半年来气温新低,南方大部也已成功入冬。
此时,羽绒服、羽绒被等羽绒制品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但据央视《财经调查》报道,一部分“以丝代绒”制品却在线上、线下市场肆意泛滥。
什么是“以丝代绒”?
所谓的“以丝代绒”,据央视记者报道,就是“飞丝”冒充“羽绒”填充到被子中。
所谓“飞丝”,是指在羽绒加工过程中,从羽毛上脱落下来的单根短丝。简单来说就是没有梗的羽绒。然而,大多数飞丝并不是取自羽绒,而是由无法作为羽绒的鹅毛、鸭毛、甚至鸡毛粉碎而成。其保暖性能很差,而且又时还会对人的健康造成伤害。
羽绒则是生长在鹅或鸭腹部的毛,成芦花朵状的叫绒毛,成片状的叫羽毛。由于羽绒能随气温变化而收缩膨胀,产生调温功能,吸收人体散发的热气,隔绝外界冷空气。而且,羽绒比蚕丝棉花等保暖材料的蓬松度要好很多。所以,羽绒的经济价值远远高于其他保暖材料。
羽绒和飞丝虽然都取自家禽身上的羽毛,但是由于部位不同所以所能达到的保暖效果相差甚远。真正的羽绒市场价格在每吨30万元左右,上好的羽绒更高达每吨50万。如此下来,本应充“90绒”,成本需要800元的羽绒被,充“高丝”的话,其成本只要400元。也即“以丝代绒”后经营者可多赚取400元的利润。
更有甚者,不顾产品质量与消费者健康,采用将棉、丝和绒相互混合的方式,只为增加羽绒制品填充物的蓬松度,从而在外观上迷惑消费者,而这种填充物的成本每斤只要7元。
面对如此猖獗的造假行为,监管部门迅速出手。
然而,这样的打击行动似乎只是冰山一角。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市面上充斥着大量劣质羽绒服,有的价格低得离谱,却打着"90%含绒量"的旗号招摇撞骗。
"真正的高品质羽绒服,成本都不会太低。"一位从事羽绒服生产多年的老板说,"如果价格明显低于市场行情,消费者就要提高警惕了。"
消费建议
为了帮助消费者识别真假羽绒服,杭美检测提供了几个实用的辨别方法:
一看:看产品标签信息是否齐全。标签应该标注生产厂名、羽绒种类、绒子含量、充绒量、面料材质、产品尺寸等信息。
二按:将羽绒服装放松铺平,让其自然恢复3分钟,再用手按压,随即将手松开,看是否能很快回弹恢复原状。
三摸:用手摸捏,试其手感柔软程度,有无过大过粗的长毛片、羽毛梗等。
四拍:用力拍打羽绒服,看有无粉尘溢出。如无粉尘溢出则为好产品,如有粉尘溢出则为粉碎毛等伪劣填充料。
五揉:用双手揉搓羽绒服,看是否有毛绒钻出。如有毛绒钻出,说明使用面料不防绒。
六闻:用鼻子接近羽绒服做深呼吸数次,再与一般面料对比,看有无异味或臭味。
七掂:用手掂一掂羽绒服装的重量,同时观看体积的大小,重量越轻体积越大则为佳品。
八试:选购羽绒服一定要试穿,注意胸围要大小适中,要感到既不紧也不松,才算穿着合身,这样的羽绒服才能达到最佳保暖效果。
其中重要的是第一条,一定要注意查看产品标签。新的《羽绒服装》国家标准已于2022年4月实施,标准中明确规定了"绒子含量"的概念,取代了原来的"含绒量",羽绒服新国标执行标准:GB/T14272-2021。
GB/T14272-2021
根据国家标准《羽绒服装》(GB/T 14272-2021),羽绒服装的生产和销售有着严格的规定。该标准规定了羽绒服装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任何不符合该标准的羽绒制品都属于不合格产品。
现今,相信各相关部门对于羽绒服装的抽查将会愈来愈严格,对羽绒服装进行质检能有效降低抽检不合格的概率,同时也是对消费者负责的一种行为!
杭美检测(HQTS-QAI)提醒广大相关企业,关注国家和地区相关法律法规与技术标准,开展供应链调查,做好产品质检工作,确保产品的合规性和安全性,规避产品违规风险。
杭美检测(HQTS-QAI)实验室拥有专业的检测技术团队,精通各类相关法规标准,配备先进的仪器设备,可按照各类标准进行检测,欢迎各位前来咨询。
分享: